发明人:林常,张玉苍,徐树英,黎吉辉
申请日期:2018.12.14
摘要:本发明提出一种纤维增强混凝土单轴拉伸性能测试试件及其测试方法,测试试件呈骨头状,包括两端夹持段、中部测试段及传力段,夹持段为流线型,测试方法包括测试试件成型、拆模、拉伸试验准备以及实验数据记录,在两侧板、两端部夹持模具和底部的成型模板围成的成型腔内浇筑测试试件,拆模时将测试试件连同夹持模具取下,将夹 ...
作者:刘福炎,林常,王博 (海南大学材料与化工学院)
出处: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
关键词:α-酮酰胺;芳基甲基酮;碘化亚铜;过氧化叔丁醇
摘要:介绍了一种以芳基甲基酮为原料、以碘化亚铜为催化剂和过氧化叔丁醇为氧化剂的一锅法合成α-酮酰胺的简便方法.该方法反应条件温和,产率高,有较好的原子经济性.在3倍的过氧化叔丁醇下,绝大部分的芳基甲基酮和胺类反应都能很好地转化成α-酮酰胺.通过柱层析对粗产物进行纯化以及采用1H NMR和13C NMR对产 ...
被引情况:超星被引 1 次作者:徐树英,张玉苍,黎吉辉,林常,林昭华 (海南大学热带岛屿资源先进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农业工程学报 2018
关键词:脱水;加工;装备,香蕉茎秆;压榨机;资源化利用
摘要:香蕉茎秆挤压脱水工艺是香蕉茎秆资源化利用的关键步骤,可以有效地降低运输成本,减轻蕉农的劳动强度,有利于提高香蕉茎秆的综合利用率。该文从介绍香蕉茎秆原料结构形态,化学成分以及蕉秆水分的存在形态出发,详细论述了国内外对高含水量的香蕉茎秆采取的脱水技术的研究现状和最新进展,指出了各种典型设备的结构特点。讨 ...
发明人:张玉苍,林常,徐树英,黎吉辉
申请日期:2016.09.28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水泥纤维板,特别涉及一种水泥香蕉假茎纤维板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建筑材料领域。一种水泥香蕉假茎纤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纤维板由香蕉假茎纤维、水泥、水组成,其中,水灰比为0.2~0.6,纤灰比为0.1~0.5。本发明提供一种水泥香蕉假茎纤维板的制备方法,用该方法制备出来的水泥香蕉假茎纤维 ...
发明人:林常,张玉苍,徐树英,黎吉辉
申请日期:2016.09.28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掺绿泥的碱激发水泥,本发明属于碱激发无机非金属胶凝材料领域。一种掺绿泥的碱激发水泥,其由下述原料制得:固体原料:矿渣微粉和绿泥;碱激发剂,其中,绿泥与矿渣微粉的重量比为0.1~4,碱激发剂与固体原料的重量比为0.18~0.35;所述碱激发剂为:由1mol/L的NaOH水溶液和1.3g/ ...
作者:杨钦,潘莉莎,徐鼐,庞素娟,林常,陈龙敏 (海南大学材料与化工学院海南省精细化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欣龙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塑料 2018
关键词:生物降解;聚碳酸亚丙酯;聚丙烯;助剂;纺黏非织造布
摘要:以聚碳酸亚丙酯(PPC)、聚丙烯(PP)、助剂为主要原料,研究了原料比例对可生物降解PPC基复合纺黏切片的热学性能和熔体流动速率的影响;并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和综合纺丝机熔融共混、牵伸、热压等步骤制备了可生物降解PPC基复合纺黏非织造布,研究了纺丝温度、助剂含量对非织造布物理性能和外观的影响。研究表明, ...
被引情况:超星被引 1 次作者:张坤,潘莉莎,林常,徐鼐 (海南大学材料与化工学院海南省精细化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出处:新型建筑材料 2017
关键词:聚丙烯(PP)纤维;聚羧酸减水剂;净浆;流动性;吸附量
摘要:研究聚丙烯(PP)纤维单掺、PP纤维与聚羧酸减水剂(PCE)双掺对水泥净浆流动度及流动度保持性的影响;以及PCE在PP纤维和水泥颗粒表面的独立吸附量和竞争吸附量,探讨PP纤维与PCE对水泥浆体流动性能的协同作用机理。结果表明:PCE在PP纤维和水泥颗粒表面存在竞争吸附,PCE在PP纤维或水泥颗粒表面 ...
作者:徐树英,潘莉莎,孙中亮,林常,张德拉 (海南大学材料与化工学院)
出处:广东化工 2017
关键词:化工实践改革;卓越工程师;创新人才培养
摘要:创新人才培养是高等院校工程教育改革的关键,以海南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多年本科实践教学为例,详细介绍了海南大学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工程教育理念指导下,开展的一系列化工实践教学改革,以及“大化工”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情况:超星被引 1 次作者:张玉苍,徐树英,王敦,黎吉辉,何忠平,林昭华,林常
关键词:木质纤维;聚氨酯发泡材料;农林废弃物利用
摘要:所属:该项目属于化学工程和农林科学交叉学科技术领域。主要内容: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以海南省十二大重点产业发展为依托,围绕木质纤维转化利用过程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开展研究,采用国际上先进的木质纤维加溶剂“液化”技术,对该省盛产的农林类废弃物(含香蕉茎秆、水稻秸秆、玉米秸秆、林业间伐材等)进行液化处理,将 ...
作者:张玉苍,王敦,徐树英,王江,黎吉辉,林昭华,林常,王万雨
关键词:聚氨酯发泡材料;制备技术;水稻秸秆液化;多元醇液化物
摘要:该项目是开发一种利用已经掌握的国际上先进的“液化技术”,对天然可再生的秸秆类农作物废弃物水稻秸秆进行液化,将液化物与异氰酸酯反应制备高附加值的聚氨酯发泡材料的技术,为该省的农业废弃秸秆的高值化利用提供新的技术方向。技术指标:透水性:不透水;吸水率:≤3%;密度:25-90kg/m。该项目通过液化产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