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潘莉莎,李洁,吴迪,徐鼐,陈龙敏,陈喆,林强 (海南优势资源化工材料应用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海南大学材料与化工学院;欣龙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海南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出处: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2012
关键词:降解;超疏水;聚乳酸;塑料薄膜;接触角
摘要:采用相分离法,以可降解聚合物聚乳酸(PLA)和聚碳酸亚丙酯(PPC)为原料制备超疏水塑料薄膜,研究原料配比、溶剂处理温度、溶剂处理时间等对塑料薄膜疏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LA质量分数为70%,在50℃下二甲基亚砜(DMSO)处理25min后制得的塑料薄膜接触角为155°,呈超疏水性。该薄膜具有良 ...
被引情况:超星被引 5 次作者:刘小文,潘莉莎,徐鼐,卢凌彬,庞素娟,林强,傅送保 (海南大学材料与化工学院;中国海洋石油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术中心)
出处:化工进展 2010
关键词:聚碳酸亚丙酯;共混改性;降解
摘要:聚碳酸亚丙酯(polypropylene carbonate,PPC)是一种新型可完全生物降解的热塑性脂肪族聚碳酸酯。与其它聚合物进行共混改性是改善PPC基材综合性能的有效手段。本文从PPC的合成工艺、性能特点和应用出发,综述了近十年来PPC与可降解聚合物、非降解聚合物、无机粒子等进行溶剂共混和熔融 ...
被引情况:超星被引 40 次作者:刘慧宏,潘莉莎,徐鼐,卢凌彬,林强,傅送保 (海南大学材料化工学院;中海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塑料 2010
关键词:生物降解;聚碳酸亚丙酯;硅橡胶;共混物;薄膜
摘要: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聚碳酸亚丙酯(PPC)和硅橡胶(TYPE)的共混物,采用DSC、FTIR、扫描电镜等手段系统研究共混物配比对体系热、力学性能、形貌的影响.共混物采用套管上吹法吹塑成膜,共混物吹膜性能稳定,可以获得力学性能和耐热性能较好的膜材料,在包装、生物医用材料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被引情况:超星被引 9 次作者:刘小文,潘莉莎,徐鼐,卢凌彬,庞素娟,林强 (海南大学材料与化工学院海南优势资源化工材料应用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海南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出处:化工新型材料 2011
关键词:聚乳酸;成核剂;冷结晶;热处理;结晶性能
摘要:熔融法制备了含成核剂TMC-328为0.3%的聚乳酸(PLA)/TMC-328共混物,采用偏光显微镜(POM)和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研究了PLA/TMC-328共混物在不同加工条件下的结晶性能。结果表明,纯PLA在热处理下的结晶能力变化不大,添加TMC-328后,热处理可以提高PLA的结晶度, ...
被引情况:超星被引 7 次作者:潘莉莎,徐鼐,林强,李嘉诚,卢凌彬,庞素娟,田政 (海南大学材料与化工学院海南优势资源化工材料应用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海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出处:化工新型材料 2011
关键词:含氟丙烯酸酯;疏水;涂膜
摘要:采用溶液聚合法合成了含氟丙烯酸酯共聚物。结果表明,采用同时滴加法将含氟单体加入聚合体系时,合成的含氟丙烯酸酯共聚物稳定、透明。随着含氟单体用量的提高,所合成的共聚物在不锈钢底材表面涂层的附着力先是基本不变,而后降低;水滴在涂层表面的接触角则先提高,而后基本不变。综合聚合物稳定性、涂层附着力、疏水性各 ...
被引情况:超星被引 7 次发明人:张武元,卢凌彬,林强,成一,林波,潘莉莎,徐鼐,王亦云
申请日期:2010.12.09
摘要:本发明属化工领域,具体是一种制备双金属氰化物催化剂的方法,是将水溶性金属盐和水溶性金属氰化物混合后进行机械球磨,使其发生机械化学反应,然后将得到的产物移出,用混合溶液洗涤,分离沉淀,在真空条件干燥所得沉淀即为双金属氰化物催化剂。本发明工艺简单,在机械球磨条件下合成双金属催化剂,工艺简单,耗时少,有机 ...
发明人:潘莉莎,徐鼐,林强,戴火星,卢凌彬,庞素娟,曹阳
申请日期:2010.05.10
摘要:本发明属化工新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降解聚碳酸亚丙酯/碱木素复合片材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是由聚碳酸亚丙酯、碱木素、增塑剂、增容剂、热稳定剂、抗氧剂、辅助抗氧剂、开口爽滑剂、填充剂和生物降解促进剂熔融混炼后经压塑或注塑而成。本发明所提供的复合片材材料可应用于片材等塑料制品领域,使用碱木素作为改性剂可以 ...
作者:潘莉莎,熊亚林,庞素娟,代火星,徐鼐,林强 (海南优势资源化工材料应用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海南大学材料与化工学院;海南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出处:中国造纸 2011
关键词:木质素;聚碳酸亚丙酯;降解;改性;熔融共混
摘要:采用熔融共混法将木质素与聚碳酸亚丙酯(PPC)共混改性,研究木质素的种类和掺加比例对PPC/木质素共混物相容性、玻璃化转变温度(Tg)、热失重温度、力学性能及降解性能的影响,进一步探讨木质素改性PPC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当碱木质素(AL)含量10%时,PPC/AL共混物Tg为30.9℃,较PPC的 ...
被引情况:超星被引 9 次作者:庞素娟,潘莉莎,梁振益,谢艳丽,徐鼐,林强,傅送保 (海南优势资源化工材料应用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海南大学材料与化工学院;海南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中国海洋石油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化学分析与计量 2012
关键词:聚碳酸亚丙酯;洗涤液;气质联用;定性;定量
摘要:采用气质联用法对聚碳酸亚丙酯(PPC)生产工艺中洗涤工段洗涤液组分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洗涤液中的杂质主要有1-甲氧基-2-丙醇、2-甲氧基-1-丙醇、碳酸二甲酯、二丙撑二醇、碳酸丙烯酯。1次洗涤液中含环氧丙烷32.34%,含甲醇58.74%;4次洗涤液中含环氧丙烷10.61%,含甲醇89 ...
作者:徐广,徐鼐,庞素娟,潘莉莎,林强,刘慧宏,于长江,李琪,傅送保 (海南大学材料与化工学院;中海油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塑料科技 2010
关键词:聚碳酸亚丙酯;细菌纤维素;拉伸性能;热稳定性;降解性能
摘要:将细菌纤维素(BC)作为增强材料加入聚碳酸亚丙酯(PPC)基体中,采用溶液浇铸法制备了PPC/BC复合薄膜材料,研究了BC用量对PPC拉伸性能、热稳定性能及降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BC用量的增加,PPC/BC复合薄膜的拉伸强度和热稳定性能明显提高,降解速率减慢。
被引情况:超星被引 6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