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桂和
详细
作者: 郗恩光,谭海生,杨劲松,崔坤鹏,张万昌,鞠雪莉,李晓雷,张桂和 (海南大学食品学院;海南大学材料与化工学院)
出处: 食品科学 2018 第39卷 第14期 P112-118
关键词: 香蕉植株;乳酸菌;分离鉴定;16S;rDNA序列分析;系统发育树;抑菌
摘要: 为分析香蕉(Musa nana Lour.)植株上乳酸菌的多样性,扩大植物源乳酸菌菌种库,并为今后的青贮饲料发酵业和食品发酵工业等提供植物源乳酸菌,本研究运用经典乳酸菌筛选法与分子生物学相结合方法从香蕉植株上分离纯化乳酸菌,并对其进行生理生化实验、生长速率测定实验和产酸速率测定实验;根据以上实验结果 ...
作者: 郗恩光,谭海生,杨劲松,崔坤鹏,张万昌,鞠雪莉,李晓雷,张桂和 (海南大学食品学院;海南大学材料与化工学院)
出处: 热带作物学报 2017 第38卷 第12期 P2394-2399
关键词: 芭蕉;乳酸菌;分离鉴定;抑菌
摘要: 为分析芭蕉植株(Musa basjoo Siebold)上附着的微生物菌群,并从中分离选育乳酸菌菌株,扩大植物源乳酸菌菌种库,为今后的青贮饲料发酵业和食品发酵工业等提供植物源乳酸菌,运用菌落计数法对样品中的乳酸菌、好氧细菌、霉菌、酵母、芽孢杆菌等进行菌落计数;分离纯化疑似乳酸菌的菌株,对疑似乳酸菌菌 ...
发明人: 杨劲松,谭海生,张桂和,郗恩光,张万昌,崔坤鹏,鞠雪莉,李晓雷
申请人: 海南大学
申请号: 201711226534.6
申请日期: 2017.11.29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蕉类假茎果脯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果脯的制备原料包括芭蕉属植物假茎和糖。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选取芭蕉属植物假茎,经去皮、切片、预护色进行预处理,然后经灭酶、硬化、纤维素酶处理,再进行渗透脱水、糖煮处理,最后糖制,获得蕉类假茎果脯。本发明利用芭蕉属植物假茎制备果脯,极大提高了废弃芭 ...
作者: 崔坤鹏,谭海生,杨劲松,郗恩光,张万昌,鞠雪莉,李晓雷,张桂和,郑元平,蔡锦红 (海南大学食品学院;海南大学材料与化工学院)
出处: 中国酿造 2017 第36卷 第7期 P53-57
关键词: 香蕉残次果;香蕉花;植物乳杆菌;筛选;鉴定
摘要: 从海南省五指山地区采集的香蕉残次果及香蕉花上分离得到12株疑似乳酸菌菌株,通过生理生化特性及分子生物学鉴定得到4株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其中从香蕉残次果上分离得到三株编号为CG1、CG5、CG7,从香蕉花上分离得到一株编号为CH2。对比四株菌的产酸速率曲线和生 ...
发明人: 杨劲松,谭海生,蔡义民,张桂和,郑元平
申请人: 海南大学
申请号: 201610113643.6
申请日期: 2016.03.01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焦类假茎汁在微生物培养基中的应用,以香蕉或者芭蕉假茎汁为培养基生产微生物制剂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通过本发明,可推动香蕉、芭蕉饲料资源开发利用的进程,全面提高香蕉、芭蕉种植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作者: 周珈亦,张桂和,岑程 (海南大学食品学院)
出处: 食品工业 2014 第35卷 第6期 P117-120
关键词: 龙船花;红色素;提取;性质
摘要: 以龙船花花序为试验材料,提取红色素,并研究pH、温度、光照、氧化剂、还原剂、蔗糖、防腐剂、金属离子等对色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龙船花红色素在pH在1~6范围内色彩艳丽,性质稳定,并且其耐热、耐光性能较好;该色素对氧化剂H2O2较为敏感,对还原剂Na2SO3有一定耐受性;蔗糖、山梨酸钾和Na+、M ...
作者: 朱苗,袁清霞,程杰,李恒,李莉梅,张桂和,曾富华 (海南大学食品学院;湛江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广东高校边缘热带特色植物工程技术开发中心)
出处: 食品工业科技 2013 第24期 P229-231
关键词: 仙人掌;多糖;脱蛋白;抗氧化性
摘要: 采用三氯乙酸(TCA)法、Sevag法、蛋白质等电点法对仙人掌粗多糖进行脱蛋白研究,以蛋白脱除率、多糖损失率和抗氧化性损失率为指标。结果表明:三氯乙酸法脱蛋白效果最好,浓度为3%时,蛋白脱除率为80.28%,多糖损失率为5.98%,抗氧化性损失率为34.56%。
被引情况:超星被引 3 次作者: 朱苗,袁清霞,程杰,李恒,李莉梅,张桂和,曾富华 (海南大学食品学院;湛江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湛江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广东高校边缘热带特色植物工程技术开发中心;海南大学食品学院)
出处: 2013年环北部湾高校研究生海洋论坛 广东湛江 2013
会议录: 2013年环北部湾高校研究生海洋论坛论文集
关键词: 仙人掌;多糖;脱蛋白;抗氧化性
摘要: 采用三氯乙酸(TCA)法、Sevag法、蛋白质等电点法对仙人掌粗多糖进行脱蛋白研究,以蛋白脱除率、多糖损失率和抗氧化性损失率为指标.结果表明:三氯乙酸法脱蛋白效果最好,浓度为3%时,蛋白脱除率为80.28%,多糖损失率为5.98%,抗氧化性损失率为34.56%.
作者: 申铉日,易美华,张桂和,林向东,冯爱国,潘颉,李鹏
关键词: 罗非鱼;胶原蛋白微粒子;缓释材料;制备方法
摘要: 该课题重点研究了制备罗非鱼鱼皮胶原蛋白微粒子的过程当中,天然架桥剂替代化学架桥剂的可能性,并分析了活性成分包埋微粒子缓释材料在溶液当中的安定性及缓释效果。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探讨提取、纯化高纯度高分子罗非鱼鱼皮胶原蛋白的方法。2.研究用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转谷氨酰胺酶(t ...
作者: 孙东亭,罗素兰,张桂和,冯建成,张吉贞,谢磊,陈琴,朱晓鹏
关键词: 织锦芋螺毒素;海洋生毒素药物;分子克隆;基因文库
摘要: 该研究建立了一个完整的海南产织锦芋螺毒管cDNA基因文库。该项研究结果为多种织锦芋螺毒素基因的发现分离提供了良好基础,并且可用于织锦芋螺毒素的分子克隆、遗传多样性研究和新药研制,是开发海洋生毒素药物的前期基础。在芋螺资源破坏日益重的形势下,研究成果对于保护和永续利用海南产织锦芋螺的药用毒素基因资源具 ...